记得去年十一月初就下了很大的雪,足足有几十厘米厚。作为一个很多年都没有见过雪的人来说,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。第一件事当然是拿出尘封已久的相机,打开窗帘,上三脚架,开拍了。而今年似乎是个暖冬,十一月中旬了,依然阳光充足,温度也有十几度,不得不怀疑是不是离北极越来越远了。



昨天晚上,久违的雪开始下了起来,一直下到今天早上7点左右吧。一向吃完午饭都会午休的,没午休就穿好厚厚的衣服出去踏雪了。主路上的雪在凌晨四五点就已经被清理干净了,只有社区里面的雪还是原封不动,所以特意在临近的街区走了一会,拍了一会照片。心想,也算是饭后散散步吧,也可以出门接受阳关的照射,可以帮助睡眠——这里冬天几乎都不出门,所以到了冬天几乎都会补充维生素,并且再冷,只要外面阳光明媚,一定会出门走动走动。
小时候住在农村,一下雪,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村附近的野地里抓野兔,打雪仗,有时候运气好,还能抓到一两只野鸡,烤了吃。虽然冬天下雪的天气,但是生火倒还挺容易,因为木材经历深秋都已经干枯,只要找那些没被雨水淋过的枯树枝,就能很容易的生起火来。一般都会找一个防风的角落,或者到砖厂旁边去“挪用”几块中空的立方体黑砖,枯树枝放进去,再弄点干草,一下就点燃了。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本领,会飞的野鸡也逃不脱我们的魔爪。吃完野味,打打雪仗,带着冰的红彤彤的双手就回家烤火去了。

现如今,已然没有了小时候的那种天真无邪,那种毫无理由的童趣,小时候一起玩的小伙伴们也都成家的成家,生娃的生娃,各自都在为生活奔波。
雪,能带给我的记忆真的太多了。老一辈的人,每当大雪过后,必定会在小孩子面前说,“瑞雪兆丰年!”。这是他们这一辈的人总结的人生经验,大雪过后把田地里的害虫都冻死了,第二年就会有大丰收。最不喜欢的当然是化雪的那段日子,挺难熬的。化雪的时候,天气会异常的阴冷,就算是大晴天也如此。每年此时,双手必生冻疮,天气转晴的时候,双手就肿的跟包子似的,而且还巨痒无比。上课的时候双手痒的受不了,就在课间时间去旁边的河里面找两大快冰带进教室,痒就用冰块在手背上来回搓动,感觉会好很多。天气转暖如春之后,双手上就会有很多结疤的地方,然后慢慢脱皮,留下一处伤疤一样的白色的痕迹,一直跟随着自己长大。现在回想,基本上小学,初中都是这么过来的。那段时间真的挺难熬的。
1 comment
雪,能带给你哪些记忆呢?